双展联动,热力升腾。8月11日,广州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博会”)首次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活动。第33届广博会将于8月22日至24日在广交会展馆A、B区举办,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将首次与广博会强强联合,在广州同期举办。(8月12日《广州日报》)
机遇、未来、希望、信心,广博会总是与这些美好的词汇相连。与往届展会相同,还未开幕,这届广博会就吸引了各方目光。当广博会牵手国际发明展,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相比往年,今年迭代升级的广博会有几个突出特点。
新在实力。在延续展会品牌优势基础上,今年实现了多项突破,首次与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同期举办;首次引入工艺美术暨地理标志精品展;首次设立广州消费帮扶专展,并对原有部分专业展进行扩容提质……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首次”被解锁,让广博会更有看点、更有爆点。
新在引力。智汇八方,博采众长。会展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强劲引擎,更是一座城市联通外部世界的重要桥梁。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增强的大背景下,本届展会规模逆势增长50%、热度只增不减,充分彰显了广博会强大的平台效应,更进一步凸显了广州的市场号召力、“磁吸力”。
新在活力。本届广博会上,还将出现许多新朋友、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上海归墟机器人、视鹏、昂宝等知名科技企业将携情绪情感引擎机器人、外骨骼智能穿戴等多种智慧养老前沿产品,首次亮相广州老博会专业展区;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类器官、器官芯片、3D打印等生物制药前沿技术也将在广州医博会专业展区集中展示……“黑科技”产品争奇斗艳、“群星闪耀”,折射出我国科技产业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持续攀升,创新发展呈现蓬勃生机、旺盛活力。
每一次盛会都是一次契机,都会带来新启迪。广博会历经三十余年积累沉淀,已成为广州市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的重要交流平台,展览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加强。要将这场盛会继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离不开各方托举、协力而为。比如要立足广州与对口协作地区、国内合作城市的资源禀赋,精准匹配各方优势与需求,以“双向赋能”实现互利共赢;要以产业为主体、以项目为平台、以合作为纽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丰富展会多元化生态,推动各项要素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城市引领力;还要继续创新机制、深化市场化改革,以市场力量主导会展资源配置。本届广博会实现广州市财政“零投入”,同时创新“企业共建”模式,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展馆搭建、宣传推广等保障服务,有助于加速政府主导型展会向市场化转型,全面激活展会发展内生动力。
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广博会已然进入倒计时,我们期待在这场宾朋会聚、万商云集的盛会中,与会各方都能广结良缘、满载而归。